副教授
硕士生导师
教师英文名称:Chang He
教师拼音名称:He Chang
所在单位:生物与化学研究院
职务:副教授
学历:博士研究生毕业
办公地点:福建理工大学生物与化学研究院903室
联系方式:hechang@fjut.edu.cn
学位:博士学位
职称:副教授
在职信息:在职
主要任职:先进功能与智能材料研发团队负责人
毕业院校:中国科学院大学-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
学科:环境工程
邮编:
移动电话:
邮箱:
最后更新时间:..
点击次数:
发布时间:2024-12-10
近日,福建省水污染阻控与系统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蒋柱武教授、何畅副教授团队与希腊帕特雷大学副校长Dionysios Mantzavinos教授、化学工程系主任Alexandros Katsaounis教授通过国际合作,在高效电容去离子电极材料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。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上发表题为 “Metal-organic framework/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(MOF/LDH) hetero-nanosheetarray for capacitive deionization”的原创性研究论文。论文第一作者为蒋柱武教授,第二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张俊,通讯作者为何畅副教授。福建理工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。
实现电极材料结构和组成的合理和精确调谐是提高电容去离子(CDI)性能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。然而,这一努力遇到了重大挑战。在这里,我们提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分层多孔MOF/LDH异质纳米片阵列(NiCoMn-HNA),它可以用作高效捕获Cl−的阳极。NiCoMn-HNA独特的分层和渗透性结构提供了广泛的活性位点可达性,促进了电解质的快速扩散,从而建立了高效电荷和离子转移的便捷途径。因此,这提高了总体效率和各自的速率。此外,NiCoMn-ZIF-L和NiCoMn-LDH中空赝电容材料之间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NiCoMn-HNA的电化学性能和脱盐能力。因此,NiCoMn-HNA电极具有较大的电化学容量、优异的盐吸附能力(103.1 mg g−1)和显著的循环脱盐稳定性(90.47 %保留率)。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证实,NiCoMn-HNA的中空结构有效地促进了NiCoMn-LDH和NiCoMn-ZIF-L之间的界面电荷转移,从而提高了离子转移速率,降低了离子迁移所需的能量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地设计高性能电极材料的新策略,以推动CDI技术的发展。
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、福建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、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的支持。
图文摘要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4.158120
闽ICP备10022194号-1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府南路69号,邮编3501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