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历

曲洋,男,博士,副教授,硕导,环境工程专业,研究方向为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、高难工业废水处理技术。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,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学,现任福建理工大学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院长助理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项、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项、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1项、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项目10余项。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HydrometallurgyEcological EngineeringMinerals Engineering、应用生态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。担任Bioresource TechnologyHydrometallurgyHazardous Materials等期刊审稿人。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、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、市青年科技奖、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、市科技创新智库专家等荣誉。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二等奖、三等奖,全国北控水务杯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本科组团体二等奖等。

主要代表性成果:

1. 主持纵向科研项目:

12018-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赤泥自然成土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及成土机制探究

22021-2022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,细菌-真菌耦合生物淋滤技术的构建及在含硅碱性工业固废中的应用

32021-2023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,氧化铝废渣堆场土壤化过程研究

42017-2018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,赤泥渗滤液的微生物处理关键技术研究

52016-2017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,异养型耐碱产酸微生物控制的赤泥无害化处理技术

62014-2017省科技厅鉴定项目,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菌生物强化SBR短程硝化系统的研究应用

2. 主持社会服务项目:

12021-2022,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,洛阳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新型离线采样方法研

22019-2020,河南师范大学,大气PM2.5中重金属离子的新型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研究

32016-2018,河南赛米化工有限公司,三元聚羧酸防锈剂Fsail3190生产废水处理工程

3. 主持教研项目:

12021-2022,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

22016-2017,应用型本科院校《工程流体力学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

4. 主要参与人参与项目:

2019-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基于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赤泥脱硅-淋滤系统构建及机理研究,第一参与人

2018-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,污染土壤中镍形态转变的长期动态过程及机理研究,第二参与人

2018-2020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,脱硅-浸提两段式生物淋滤赤泥技术的构建及应用研究,第一参与人

2022-2023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,赤泥土壤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与技术研究,第一参与人

2016-2017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,化能异养型细菌浸提赤泥中稀土及放射性元素的生物淋滤技术研究,第一参与人

5. 代表性论文:

1Yang Qu, Hui Li*, et al. Primary Succession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Natural Pedogenic Process in Two Abandoned Red Mud Depositories. Ecological Engineering, 2025, Available at SSRN 4960286. 中科院分区二区

2Yang Qu*, Hui Li, et al. Bioleaching performance of Ti from red mud under a continuous mode by using Penicillium Tricolor.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, 2022. 109: 61–67.

3Yang Qu, Hui Li*, et al. Selective Parameters and Bioleaching Kinetics for Leaching Vanadium from Red Mud Using Aspergillus niger and Penicillium tricolor. Minerals, 2019. 9(11): 697.中科院分区二区

4Yang Qu*, Hui Li, et al. Bioleaching of Major, Rare Earth, and Radioactive Elements from Red Mud by using Indigenous Chemoheterotrophic Bacterium Acetobacter sp. Minerals, 2019. 9(2): 67. 中科院分区二区

5Yang Qu*, Hui Li, et al.,. Leaching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red mud via batch and continuous processes by using fungi. Minerals Engineering, 2015, 81, 1–4. (中科院分区一区)

6Yang Qu, Bin Lian*,. Bioleaching of rare earth and radioactive elements from red mud using Penicillium tricolor RM-10. Bioresource Technology, 2013, 136, 16-23. (中科院分区一区)

7Yang Qu, Bin Lian*, et al.,. Biological 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from red mud using Aspergillus niger.Hydrometallurgy, 2013, 136, 71-77. (中科院分区一区)

8曲洋*, 李辉, . 异养硝化-好氧反硝化菌生物强化合成氨工业废水的中试研究.水处理技术, 2018, 44(6): 110.

9)李辉, 曲洋* , . 赤泥自然成土过程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. 应用生态学报, 2021, 32(04):1452-1460.

6.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:

1曲洋,李辉,等. 一种赤泥的连续浸出生物淋滤装置及方法, 2023, 国家发明专利, ZL201711226425.4

2曲洋,李辉,等. 一种非接触式连续生物淋滤赤泥的装置及方法, 2023, 国家发明专利, ZL201711228345.2

3曲洋,李辉,等. 一种赤泥的生物脱碱方法, 2021, 国家发明专利, ZL201711229512.5.

4曲洋,李辉,等. 一种脱硅-浸提两段式生物淋滤赤泥中放射性元素的方法, 2020, 国家发明专利, ZL201711228366.4.

5)石犇,曲洋,等. 一种利用耐盐植物四翅滨藜进行赤泥固废修复的方法,2021,国家发明专利,ZL201911294791.2

6)李辉, 曲洋, . 一种赤泥渗滤液废水处理工艺, 2020,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, ZL201711228389.5

7)李辉, 曲洋, . 一种赤泥的连续生物脱碱工艺, 2020,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, ZL201711229641.4

8)李辉, 曲洋, . 一种赤泥的非接触式连续生物脱碱工艺, 2020,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, ZL201711229642.9

9)李辉, 曲洋, . 一种生物强化活性污泥处理赤泥渗滤液的方法, 2021,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, ZL201910334878.1

10)李辉, 曲洋, . 一种批次非接触式生物淋滤赤泥的装置及方法, 2023,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, ZL201711226410.8

7. 获奖及荣誉:

2021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;2021市学术技术带头人;2021市青年科技奖;2020市科技创新智库专家;2018校学术技术带头人;2017 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(署名第一);2017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(署名第三);2017 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(署名第一);2019 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 “北控水务杯”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本科组团体二等奖(第一指导教师);2017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“挑战杯”河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(第一指导教师);2017201820192021 校教学质量一等奖;20172021 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;20172020 校优秀教师。

8.联系方式

 quyang85@126.com

 15715930757




曲洋

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

教师拼音名称:quyang

所在单位:福建理工大学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

职务:院长助理

学历:研究生(博士)毕业

办公地点:自强楼206

联系方式:邮箱:quyang85@126.com

学位:理学博士学位

在职信息:在职

主要任职:院长助理

毕业院校:中国科学院

所属院系: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

学科:环境工程
智能科学与技术

移动电话 :

邮箱 :

闽ICP备10022194号-1    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府南路69号,邮编350118
访问量: 手机版 English 中文官网

最后更新时间: ..